变栖克雷伯菌最早于2004年在香蕉中被分离到,常见于农业来源的土壤、植物、水等[3],通常被认为是人体正常的定植菌,偶尔有一些感染的病例报道,其致病性尚未明了。16SrRNA基因测序揭示其与肺炎克雷伯菌ATCC13833的同源性高达96%~97%,而DNA-DNA杂交结果揭示变栖克雷伯菌与肺炎克雷伯菌ATCC13833的杂交率仅有20%~23%,提示该菌种属于新的克雷伯菌菌种。研究者根据16SrRNA基因序列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的相关基因(rpoB、fusA、gapA、gyrA和leuS)将肺炎克雷伯菌系统群分为KpI、KpIIA、KpIIB和KpIII。其中KpI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pneumoniaesubsp.pneumoniae),KpIII为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KpIIA为类肺炎克雷伯菌类肺炎亚种(Klebsiellaquasipneu-moniaesubsp.quasipneumoniaesubsp.nov),KpIIB为类肺炎克雷伯菌似肺炎亚种(Klebsiellaquasipneu-moniaesubsp.Similipneumoniaesubsp.nov)[3]。
传统的生化反应将肺炎克雷伯菌分为肺炎亚种、臭鼻亚种和鼻硬结亚种,不能鉴别类肺炎克雷伯菌与变栖克雷伯菌,因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类肺炎克雷伯菌与变栖克雷伯菌经常被错误地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多项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株中,约20%的菌株其实为变栖克雷伯菌和类肺炎克雷伯菌,有研究者采用MALDI-TOFMS对1323株生化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的菌株检测,质谱鉴定结果显示有1.97%为变栖克雷伯菌,且菌株分离分布比较广泛,涵盖10种标本种类,包括痰液、肺泡灌洗液、中心静脉置管、分泌物、脑脊液、尿液、脓液、胸水、引流液和粪便。。此外,斯德哥尔摩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变栖克雷伯菌是该地区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所致的血流感染30d死亡率高达29.4%,远高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血流感染相关的死亡率(13.5%)。因此,变栖克雷伯菌的临床重要性可能一直被低估,相关研究甚少,亟待更多系统全面的研究。
有研究者报道在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变栖克雷伯菌与环境分离的变栖克雷伯菌不同,这株菌株的耐药性更接近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具有毒力相关的决定子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质粒骨架。另外,也有病例报道在老年人痰液中分离到高黏液表型的携带毒力基因的变栖克雷伯菌。除了有毒力,其耐药性也不容小觑。Long等在对177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全基因序列中发现KpII和KpIII同样有较高的耐药性,两者分别携带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KPC和blaNDM。研究中发现,KpII和KpIII感染的患者死亡率并高于KpI,同时还发现1株变栖克雷伯菌的同源重组菌株。黄洪等研究者对来自重症监护室的变栖克雷伯菌研究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15.4%,与2016年的CHINET监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数据相近。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而未检测到肺炎克雷伯菌中常见的毒力基因,如rmpA或rmpA2。Holt等的研究证实肺炎克雷伯菌在抗生素筛选的压力下不断获得耐药基因,由于适应性代价,会丢失一部分毒力基因。黄洪等研究者发现变栖克雷伯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而未携带毒力基因,可能是菌株耐药进化的结果;分离的4株碳青霉烯耐药变栖克雷伯菌为ST357型和ST1737型,不同于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国内主要流行克隆ST11型,本研究提示变栖克雷伯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克隆株不同。
参考:
黄洪, 黄永禄, 顾丹霞,等. 耐碳青霉烯类变栖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和分子分型研究[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9, 39(3):197-201.
Comments | NOTHING